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

哪里有少数民族过年习俗的资料?

2024-02-05 22:48:52 | 起点排行榜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哪里有少数民族过年习俗的资料?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哪里有少数民族过年习俗的资料?

哪里有少数民族过年习俗的资料?

我的家乡在中国南部的

云南省丽江市

,在我们丽江有很多

纳西族人

,而我也是其中之一。

作为丽江的少数民族,我们这儿有很多特色的年味美食,每到新年就可以见到我们民族过年的特色风俗,下面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下

纳西族的年味美食和特色风俗

一、年味美食篇

1、火腿粑粑

在诸多美食中,火腿粑粑是我非常喜欢的,这是纳西族的特色美食,我们纳西族人日常生活中离不开它。到了新年必须吃火腿粑粑,对于我而言,这既是日常的美食,也是新年的美食。

火腿粑粑一般都是外酥里软,油而不腻,保存半个月都不易变质,特别适合作为外出的干粮。在我们这,火腿粑粑有咸味的,也有甜味的。

2、纳西火锅

“纳西火锅”,指的是用火锅煮食品而言。我们纳西族人喜欢用工艺精美的铜制火锅来烹饪,“纳西火锅”是在寒冷季节纳西人待客和春游野餐的佳肴。

“火锅”原料主要有猪排骨、瘦肉、酥肉、马铃薯、黄豆芽、茨菇、红萝卜、芋头、大韭菜根,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各种肉食和大韭菜根。

3、吹猪肝

猪肝是一种难得的美味,纳西族的“吹猪肝”是我们平常请客时必备的一道传统名菜。它制法特殊,色美爽口。主料猪肝配以芫荽、炒花生米、盐、醋、油辣子、芝麻等拌在一起。

不管是平常还是新年,只要是有客人来,我们都会做一份吹猪肝,所以这道菜也是我们过年的特色美食了。

4、岩巴玖

岩巴玖其实就是“鸡炖豆腐”,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道菜。我喜欢它的美味、香嫩,豆腐和鸡肉的结合,简直太绝了。特别是菜的汤汁,非常鲜美,很是下饭。

二、特色风俗篇

1、守岁

守岁是很多地方都有的,但是我们纳西族有自己的特色。

初一凌晨男子先起床,首先是烧火,火要一点就着,表示新年火红吉利。接着点三柱香,到河边去“买水”,要一边顺流汲水三次,一边口诵“新年大吉,风调雨顺”。

当日早点吃炸糕,米酒,汤圆等素食,禁吃荤。饭后,由一男青年拎一壶酒,到长辈或近邻家拜年。但初一当天多数不串门。初二方开始到亲友家相互拜年和轮流请客。

现在,这些传统风俗多有改变,如“拜祭灶君”,“初一清晨买水”,“除秽祭天”等风俗已很少见。

2、扫墓

丽江人春节有扫墓的习俗。原来是在春节期间完成就行了,但是这几年变成了一般初一就扫墓的习惯。

3、春客

纳西人家有春节期间互相请客的习惯,特别是家庭中如果有新婚(去年春节后结婚的都算)夫妇,那就更是必须请的。

如果家庭够大,这对新婚夫妇可就吃苦了,可能春节中一天就要赶好多个饭局,还必须带上各种礼品,顺便被请的陪客就多了,陪客可能多到三五桌。

另外被请的重要的对象是在外地工作的族里人。请他可能得排队,你家初一,我家初二的往下排,只排到人家必须离开的那天。

以上就是我们纳西族的特色美食和风俗啦!

丽江是一个特别美丽、典雅的地方,这里有很多美食,期待大家来旅游品尝。

哪里有少数民族过年习俗的资料?

纳西族有哪些风俗

纳西族的风俗:1、纳西族人猎获归来,凡路遇的行人都可分得一份猎物。贵客临门,主人要做六样或八样菜进行款待。2、纳西族习惯一日三餐,主食以小麦、玉米和大米为主,宴请贵客多用“三叠水”,一般用三种大小不同的碗具盛菜,形成高矮三个层次。3、纳西族人结婚一般都要经过订亲、请新娘、举行婚礼的程序,同姓不同宗的人可以通婚,但同一宗族之间禁止通婚。

纳西族民居大多为土木结构,比较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两院等几种形式。其中,三坊一照壁是丽江纳西民居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民居形式。起点排行榜

纳西族过春节,除夕宰鸡,以饭和肉喂狗,用猪头拜灶君,然后祭祖先。初一吃素,不出门,全家带着粑粑、菜、酒等物到祖先坟上拜年。初二洗头洗脚。初三祭天,这是整个村寨的共同活动,有的地方祭天时只许男子参加。祭天的目的是祈求人畜兴旺,五谷丰登。从初一到十五均不劳动,在家玩乐,青年们则随各地习惯举行唱歌或射箭等文娱活动。

“三朵”是纳西全民族信仰的民族保护神,又称为“阿普三朵”,意为“祖先(或爷爷)三朵”。相传他属羊,是个战神。每年农历二月八日和八月羊日,四乡民众到三朵阁来烧香;纳西人凡出远门都要到三朵阁祭拜,求三朵神保佑。

哪里有少数民族过年习俗的资料?

云南有哪些风俗?

1、对歌

是云南许多

少数民族

青年传统的恋爱方式,也是节日的庆贺方式。

如苗族的“游方”、瑶族的“唱风流”、

布依族

的“浪哨和赶表”、拉祜族、哈尼族、

白族

的唱调子、藏族的唱山歌等,都是少数民族青年男女通过对歌交流感情,寻觅情侣,选择配偶的方法和途径。对歌内容根据当地流行的词曲,视环境和对象临时编出内容,歌声抑扬顿挫,对答妙趣横生。

2、哭婚

哭婚是壮、彝、哈尼、藏等民族的婚姻风俗,一般在婚礼前几天或婚礼当天进行,由新娘的母亲及家属中的女眷陪伴新娘哭,表现新娘对

少女时代

生活逝离的悲伤、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对家人离别的眷恋,也有对婚姻不满的控诉。

3、抢亲

在云南的彝、傣、白、阿昌、

傈僳

、景颇、瑶等民族都有抢婚习俗,通常是在男女自由恋爱婚姻受到阻拦的情况下发生。事先得到女方的默许,由男方缴约伙伴佯作抢亲或约伙伴抢走暗中选好的姑娘,姑娘即使愿意,也必须佯作反抗。

4、丢包

每年

泼水节

时,

傣族

男女青年身着节日盛装,相对排成两行,女方把花包掷向中意的小伙,如果男方有意,就装作不接花包,愉快认输,把礼物赠给姑娘,双双离场去倾诉衷肠。丢包时穿插有歌舞、野餐等活动。

5、踩月亮

是苗族青年交友和婚恋习俗,又称走寨,每当月明之夜,小伙子们三五成群弹着月琴,吹着洞箫到村村寨寨去寻找中意的姑娘,吹拉弹唱,嬉笑娱乐,通过“踩月亮”彼此了解,建立友谊,甚至相恋而盟誓终身。

以上就是起点排行榜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起点排行榜。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哪里有少数民族过年习俗的资料?”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