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7 17:39:38 | 起点排行榜
礼物送灯有什么含义?
灯就是等,意思就是要你等他
送灯有什么特别的含义没?
从春节至元宵前夕,福州民间有送灯习俗。对出嫁之女,娘家例必送灯,“灯”与“丁”谐音,取添丁之意。第一年送“观音送子”灯,第二年如未生育,则送“天赐麟儿”灯、“孩子坐盆”灯,第三、四年如再未生养,便送“桔”灯,寓为“焦急”之意。生育后可送“状元骑马”灯、“天赐麒麟”灯等,直送到外甥16周岁为止。民间有首童谣:“正月元宵灯,外婆爱外甥(外孙),送来红红桔子灯,吉利又添丁。”反映了外婆爱外孙的社会风尚。杨庆琛榕城之夕《竹梗词》云:“天赐麟儿绘彩缯,新娘房子霞光增,宵深欲把金钗卸,又报娘家来送灯。”此诗描绘当时送灯的盛况。
元宵闹花灯自初七开始,昔日福州南后街与南台台江汛专售纸制各种花灯。挑的有八角灯、球灯、西瓜灯;扛的有关刀灯、龙抢珠灯,后来还有飞机灯、战舰灯等;地上走的有猴骑绵羊灯、牧童骑牛灯、状元骑马灯;堂上挂的有宫灯、走马灯等。当时有首诗云:“华灯成市将元夕, *** 精工费剪裁,几种寄供新岁玩,清光四壁照衔杯。”描出了福州灯市的盛况。
元宵之夜,有的乡镇街道游灯上街时,结合迎神赛会。迎神队伍中,多随有舞龙灯、高跷、舞狮、地下坪、陆地行舟等民间文艺活动。有的居家百姓见迎神过境,便举灯放炮,祈求合家平安。如今,送灯的习俗仍在一些老年人中流行
元宵节送灯是什么意思啊?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东北正月十五习俗--送灯
因为东北主要人口迁徙到东北的历史不是很久,所以东北的习俗都带有一些外来或是中原习俗在其中,又有流失,又相互融合,聚居于不同地区的人口的习俗也是不一样的。送灯在东北来说是一个比较流行的祭祖习俗。
流行在黑龙江一带的信仰习俗。在元宵节时,家家都做面灯,而灯形如碗盏,俗称灯碗。用玉米面做成的叫金灯,用白面做成的叫银灯,用荞麦面做成的叫铁灯,做成型后上锅蒸熟后,插上用棉絮缠裹的芦苇做成的灯芯,面灯碗里倒满灯油,面灯就算做成了。然后依次把这些面灯送到祖宗板上、天地板上、皁王板上,送到仓库、牛马圈、井台、碾磨房等处,送到大门旁、大路口。
然后要把这面灯送到墓地,放在已故亲人的每个坟头上。送灯时,以谁先点燃为吉利。往坟地送灯的人,点灯时必须用自己的火柴,如果借别人的火柴点灯,认为祖先看不见光明。点灯时要边点点说:正月十五来送灯,送金灯、送银灯、送铁灯,有儿坟前一片明,无儿坟前黑洞洞。有心来偷灯,偷个大铁灯,背也背不动,天冷地滑闹个抑歪蹬,大布衫烧个大窟窿。元宵节晚上,因为家家送灯,所以路口、野外坟地一片通明。这种习俗在黑龙江乃至整个东北的广大农村都还存在。
流行于辽东,辽南一带,就是大连,丹东,营口等地区,也有送灯的习俗,不过就没有那么古老,亲手捏面灯了,而现在大多采用红色的蜡烛来代替原来的面灯,油灯了,红色蜡烛表示喜庆,天刚刚黑的时候,家里的男人带着灯,纸到自家的祖宗的坟头前,给先辈烧纸,在茔门口点燃蜡烛,即为送灯,然后在回家的路上遇上十字路口都要点一支灯,女人在家里给家里灶台,猪羊圈,井口,粮仓旁,牲口圈都要点上灯,而且在屋内要点上一家人的属相以示一家平安,至于送灯的意义不同的地方传说也不一样,有一说是:送灯是给老祖宗照亮抓蝨子,在十字路口送灯是要老祖宗回家过灯节能找到回家的路,当然送灯也有送丁之意,希望祖宗能够保佑自己家族能够人丁兴旺,后代千万。
情侣送灯是什么意思啊
让你以后等他/她啊!
送女朋友灯代表什么意思?
对每个人都需要明灯 希望那盏灯能代表自己日日夜夜的陪着他(她)。永远不分开 说明他愿意给她温暖.愿意为她照亮未来的那条漫漫长路.跟她长相厮守
生日礼物送灯的含义
1.照亮你的前程,寓意她的世界和前途一片光明 2.带来光明,还有每天晚上都想到她。 不错的选择,呵呵~
情人节送灯代表什么意思
表示希望更亲密,因为内衣是隐私物品。您可以用接受或不接受来表示距离。
送灯跟送伞的含义是什么?
送伞我知道---你若不举,便是晴天。。。
男朋友送灯代表什么意义呢
男生送女生许愿灯的意义;
代表他在乎你啊
他希望你和他的感情就像孔明灯一样越飞越高
希望两个人的未来越来越好
希望世界时一切美好的祝愿
女孩送男孩灯是什么意思??
我想那个女孩是喜欢那个男生,暗示他,为什么是灯呢?因为,只有灯才能不会感到黑暗,那个女孩希望那个男孩能够当她的照明灯,照亮她今后的道路,陪她走过她的人生吧~当然了,这只是我的理解拉!
给死去的人送灯注意事项如下:起点排行榜
1、送灯时,以谁先点燃为吉利。
2、到坟前点灯时不能借火,因为人们认为借火点灯意味着自家的日子过不起来,日子不红火。
3、给祖坟送灯使用蜡烛的必须是红色或黄绿色的蜡烛,忌讳点白色蜡烛。
4、坟前一般送金银灯,让祖宗在阴间金银常有、荣华富贵。
正月十五元宵节坟前挂的灯笼颜色是根据风俗来的,有的地方会挂白色灯笼,有的地方会挂红灯笼。比如陕西陇县的农村元宵节坟前挂的灯笼就是红色的,不过一般挂白色的会比较常见。
送灯习俗
在清明、春节、元宵等重要的传统节日中进行的扫墓活动俗称上坟,是祭祀已故先人的一种仪式,大多数地区都有独特的上坟讲究。但是上坟的人要准备祭奠死者用的用品都大致相同,如香烛、纸钱、白酒,还有的就是元宵节会在坟前挂灯笼。
正月十五送灯不单单是给逝去的亲人送灯,还会在鸡架,猪圈,牛圈,粮仓等处点燃烛火,预示着鸡、猪等能六畜兴旺,少得疾病,钱粮满仓。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所以大家都使用电灯代替了,其实这样很好,能避免一些火险隐患。
在正月十五送灯的时候,大家还会使用一些灰、锯末等拌上煤油或机油柴油。从自己家门口每隔一两米左右一堆,一直延续到马路上,然后逐一点燃,意思是为财源。
正月十五还有那些习俗? 送孩儿灯 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这一习俗许多地方都有,陕西西安一带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七)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传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成为厕神,所以民间多以女子做成紫姑之形,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此俗流行于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时期就见于记载。 走百病 也叫游百病,散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偷菜节 流行于贵州省黄平一带苗族的偷菜节也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节日这天,姑娘们便成群结队去偷别人家的菜,严禁偷本家族的,也不能偷同性朋友家的,因为偷莱与她们的婚姻大事有关。所他的菜仅限白菜,数量够大家吃一顿即可。偷菜不怕被发现,被份的人家并不责怪。大家把愉来的菜集中在一起,做白菜宴。据说谁吃得最多,谁能早得意中人,同时所养的蚕最壮,吐出的丝也最好最多。 巴乌节 彝族的传统节日巴乌节在农历正月十五。“巴乌”意为“打猎归来”。见于云南鹤庆彝族支系黑活人居住区。时此节原本是欢庆狩猎归来的习俗话动,无固定节日。旧时人们狩猎归来收拾猎物,兽头给狩猎的指挥,兽皮给猎获人,肉则烧烤,其间兽头前、兽皮跟、众人从,围火堆重现打猎动作。肉熟以后,众人分食。后来逐渐演变成固定的节日。节日中的巴乌舞由十二面木鼓、十二面铊锣和十二支唢呐(闰年各用十三件)组成乐队伴奏,由三十六名年轻女子披上虎、豹、熊、鹿、虎子、兔、狐等的毛皮或者头插锦鸡和各种鸟雀的羽毛。装扮成飞禽走兽,围绕火推踏歌起舞,表现各种动物的姿态,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猎手们则手持弓弩或钢叉,将“猎物”围住,朝“猎物”们旋转的相反方向,表演各种狞猎动作。节日期间,还要进行耍龙灯、狮灯、白鹤灯等活动。 猜灯谜 元宵佳节民间有“猜灯谜”的习俗,将谜面贴在花灯上供人猜射,谜底多文字意义,或一个字,一句诗,一物品,情趣高雅。 清乾隆帝元宵节在文华殿赏灯,大学士纪晓岚制一副对联灯谜:“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却是妙文。”上下联各打一字--上联是“猜”,下联为“谜”。纪利用汉字象形表意的特点制此佳谜,得到称蕖? 古灯谜典雅费猜。如“子路曰:是也!颜回曰:非也!孔子曰:若是也,直在其中也!”打一字--“乜” 。“刘邦笑,刘备哭。”也打一字--“翠”。你猜为什么?“翠”字拆开为“羽卒”。项羽在垓下乌江自刎,刘邦当然笑;关羽走麦城被杀,刘备不哭吗? 某财主攀红踩黑,贪得无厌。元宵节一秀才在他的门外写了首灯谜诗:“头尖身细白如银,论秤没有半毫分。眼睛长在屁股上,光认衣裳不认人。”财主大怒,认为是讽刺他。秀才辩论是打一物品。你猜谜底是什么?缝衣的“针”。 袁世凯称帝乃倒行逆施,元宵有人制灯谜:“废民国,号洪宪,世所不容。”打一明朝诗人。谜底:袁凯。深含讽刺意味。 著名学者胡适兴趣广泛。1925年2月他在北京《晨报》副刊登出几则灯谜,多古奥难猜,较通俗的如:“双燕归来细雨中”。打一字——“两”。“新月一钩斜,玉手纤纤指。郎心爱妾不?道个真传示。”也打一字——“祭”。 今天元宵灯谜也有趣。如“一勾残月带三星”,打一字--“心”。“一骑红尘妃子笑”--打一农药名--“乐果”。“此曲只应天上有”--打一成语--“不同凡响”。“一年四季花如锦”,打一地名。许多人猜为“昆明”,因为云南昆明“四季如春”嘛,其实错了。谜底是“长春”。“千年古屋”,打一现代作家--“老舍”。
2024-01-19 16:17:45
2024-02-19 14:46:57
2024-02-14 11:29:08
2024-02-13 08:48:35
2024-02-11 14:05:14
2024-02-04 01: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