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5 04:29:26 | 起点排行榜
根据百度百科资料显示,太仓必买的特产有以下等:
猪油米花糖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广大群众所喜爱的一种传统名点,相传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采取猪油和菜油混合炸米花泡子。
太仓糟油,用料为糟汁、盐、味精,调匀后为咖啡色咸香味。用以拌食禽、肉、水产类原料,如:糟油风爪、糟油鱼片、糟油虾等。
太仓白蒜,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太仓肉松是江苏省太仓市特色传统特色食品中珍品,中国食品一绝被誉为“太仓肉松”,名气很大,妇孺皆知。
新毛芋艿是太仓的传统农产品,经新毛区农户通过对本地品种改良、系统选育而成的“新毛”香籽芋是著名地方品种,以其香味纯、质地糯、品质优的特色,深受上海、浙江和江苏等国内市场的欢迎。
1、太仓肉松为著名地方特产,已有百余年历史。清乾隆年间,太仓城内作坊李梧江,注意调味与烹饪相结合,将猪腿肉炒制成松,或自食或赠客。因无专名,故称为肉松。后被流动厨师倪德悉心钻研,加以改进,其肉松味道胜过李家,且货精物美,很受欢迎。因此倪德便在城中开设倪鸿顺肉松店,专营肉松,遂有盛名。
2、太仓糟油,原名老意诚糟油。系一种以糯米为原料,配入多种药材精酿而成的调味品。清代袁枚《随园食单》记载:“糟油出太仓,愈陈愈香”。其特点是:色泽浓、味清香,能解腥、提鲜、开胃。红烧清炖,冷拌热炒,或荤或素,放入少许,即能增加菜肴的鲜美口味。曾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超等大奖,商业部优质产品,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行销沪、苏、京、津及新加坡、菲律宾、缅甸和美国等地。
3、太仓白蒜,主产于太仓新塘乡。为我国四大著名的白蒜之一,与上海嘉定、山东苍山、新疆白蒜齐名。其特色是蒜头肥硕结实,蒜瓣大而均匀,色泽洁白,味道香辛,尤以辛辣味浓而为白蒜之最。有较高的食用价值,是日常必备的调味品。能促进肠胃液分泌,帮助消化,发汗利尿,杀菌消毒。
1.洞庭东山正宗碧螺春 300~1000元/斤
2.太仓肉松且既有软包装,又有盒装、罐装,以及高档礼品装,因此太仓肉松已成为人们逢年过节,走亲访友的馈赠佳品
3.采芝斋糖果
苏式糖果享誉中华,有明货、炒货、软糖、特味4大类150多个品种,如松子糖、粽子糖、花生糖、三色松子软糖、脆松糖、松子南枣糖等,其中以采芝斋独家生产的粽子糖最为有名。
4.宋锦
“锦”是一种高级丝织品,苏州出产的宋锦与南京的云锦、四川的蜀锦并称为“中国三大名锦”。其织造工艺考究,经丝有面经和底经两重,故又称“重锦”。
宋锦最大的特色是图案精美、色彩典雅、平整挺括、古色古香,常用于装裱名贵字画、高级礼品盒,也可制作特种服装和花边。起点排行榜
5.桃花坞木刻年画
苏州的桃花坞木刻年画、天津杨柳青木刻年画和山东潍坊杨家埠的年画并称“中国三大木刻年画”。
桃花坞年画始于明末,距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最早的作坊在苏州桃花坞街上,因而得名。清雍正、乾隆年间盛极一时,与杨柳青年画并称“南桃北柳”。
年画形式内容多反映民间生活,富有装饰性。其浓郁的民族风格也受到了外国人的青睐,如日本浮世绘就受到了桃花坞年画的影响。
6.苏绣
苏绣的历史可追溯到26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苏绣与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广东的粤绣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绣”。
苏绣的题材以人物、山水、花鸟、动物为主,有绣片、册面、屏条、屏风等。新中国成立后,苏州艺人成功地创造了双面绣,其代表作是“双面猫”。
此外还有卤汁豆腐干 ;阳澄湖大闸蟹 ;太湖银鱼 ;鲈鱼 ;洞庭东、西山出产的杨梅 ;状元蹄 ;麦芽塌饼; 鸡头米;袜底酥 ;青团子 ;熏青豆 ;檀香扇、折扇、绢官扇;陆墓的蟋蟀盒;水八仙(芡实--鸡头米,茭白,红菱,荸荠,水芹,茨菇,莲藕,莼菜)
2024-01-19 16:17:45
2024-01-05 13:53:17
2024-01-04 10:14:09
2024-02-05 14:43:52
2024-01-25 23:50:45
2024-01-17 19:02:58